“神医”大行其道,除了其忽悠的本领、商业炒作、信众的盲从外,健康教育缺位,科学素养以及信仰的缺失,法律漏洞,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等,都是其产生的社会土壤
法治周末记者 高原
每天早晨,60岁的唐山市民王素华吃完早饭后第一件事就是拿着iPad,看微信订阅号里琳琅满目的养生常识。
王素华身体不太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病,用她自己的话说,这都是一些不能彻底根除、只能靠吃药调理的病,所以除了西医给开的药方,王素华平日里更注重的是中医养生。
她的微信里关注了很多网上流传的著名中医,可是让她苦恼的是,有时候这个“大师”明明说吃某种东西对糖尿病患者有益处,但过段时间另外一个“大师”就说得了糖尿病千万不能吃这个东西。
这样的时候多了,王素华也纳闷了,到底该信谁?
面对“层出不穷”的养生大师和江湖“神医”,纳闷的不只王素华。
专注于医学领域研究的科学文化学者张田勘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因为患者和医学工作者之间存在着认知上的差异,很多疾病其实是难以治愈的,而很多患者并不知道,所以就会出现盲目相信所谓的“神医”。
张田勘认为,“神医”大行其道,除了其忽悠的本领、商业炒作、信众的盲从外,健康教育缺位,科学素养以及信仰的缺失,法律漏洞,监管体系不够健全等,都是其产生的社会土壤。
医学是不完善的科学
从吉林来的刘艳芳千里迢迢赶到北京,多年的支气管扩张折磨着她,在东北漫长的冬天里,她甚至不敢下楼,“下楼就喘的厉害”,刘艳芳说。
她在吉林看了很多医院,更找了很多民间所谓的“大师”,“大师”都说坚持吃他们的药就可以治愈,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她冬天照样还是下不了楼。
北京的同学给她联系了一位呼吸科的中医,在仔细检查完后,医生诚恳地说:“对于这种病我们也无能为力,如果住院也只是能缓解你的症状。”
刘艳芳有些失望,失望之余,她也认清了以前那些“神医”们其实都是在骗钱。
张田勘很认可这位医生的说法,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医生都像这位医生这般诚恳。
“对一些病无能为力这种现象是无法避免的,这需要尖端科研机构和医学专家来承认,而不是保持沉默,不敢说,不愿说。”张田勘说。
张田勘表示,医学科学本身就是不完善的科学,从科学层面上来说,能治好的病是有限的,很多病都不能完全治愈。
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史系主任江晓原也认可这样的观点,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他说:“精密学科不容易有空子钻,比如天文学等,但是涉及养生保健、美容这些不容易评估效果的领域,就往往特别容易出问题,因为治疗效果无法明确检验,就有很大的空间。”
江晓原认为,基于20世纪50年代之前中国公众教育程度普遍低下的现实,在中国形成的传统“科普”概念,也是一幅类似的图景:广大公众对科学技术极其景仰,却又懂得很少。
“我们现在的科普,不光传播的是科普知识,还要传播科普精神,是实事求是的精神。”张田勘说。
他介绍,西方医学讲究的是三个三分之一,三分之一可以治愈,而后两个三分之一,医生所能做的只是安慰和同情。
“健康教母”马悦凌曾经说“渐冻人”是她治疗过的最简单的病,事实上,渐冻人症是世界难题,患此病的科学家霍金至今还坐在他的轮椅上。
“真正的科学理念,其实是靠防,而不是靠治。要相信有些疾病是难以治愈的。”张田勘说。
民众尚缺乏正确认识
有网友总结“神医”现状:全民健身热,电视忙追风;监管不到位,“神医”遍地吹。
在采访中,法治周末记者发现许多笃信养生原理的人多分为两类:一类是老人;一类是病人,包括癌症和慢性病患者。也有媒体把这些人称为“医盲”。
中国工程院院士、卫生部原副部长王陇德曾公开表示,如果有最基本的科学素质,绝对不会相信吃茄子、喝绿豆汤、吃白萝卜就可以治所有病。
还有一种观点把“医盲”分为两类,一类是因为文化水平低,医疗常识缺乏,所以很容易相信江湖游医的忽悠而上当;还有一类是文化水平很高,也具备相当的医学常识,但是在病急乱投医的心理下,最终被“神医”牵着鼻子走。
而从现实情况来看,后一类的“医盲”正越来越多。
“患者求医心切,尤其是得了上述疾病,都要想尽一切方法试试,不管是黑猫白猫,能治好病就是好猫,这就给了‘神医’可乘之机。”张田勘说,“三言两语,夸大疗效,‘神医’利用的正是患者求病心切的心理。”
美国爱荷华大学医学院助理教授寻正曾在专栏发表这样的观点,他认为中国医生是食疗泛滥的一个根源。
“在美国,权威机构都把食疗当作首选的高血压治疗方式。但很不幸,你如果在中国就医,医生发现你有高血压之后,他们大多热衷于给你降血压,当然是使用回扣高的药品给你降血压。当你面临被医生骗还是被张悟本骗的两难选择时,选择张悟本可能危害更小,因为一般而言,食物的副作用远小于药物。”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一名医生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中医养生潮的兴起是大势所趋,然而民众对什么是真正中医缺乏认识或认识不多,在很多人眼里中医是神秘的、祖传的,对什么是医学、什么是巫术,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宗教,缺乏基本的判断。”
“其实‘神医’不难揭露,很多所谓的‘神医’只要查一下他的学历和资质就行,但谁来告诉人们医学能做什么和不能做什么,则是一场革命。现代医学需要面对自己并不是万能这个事实,并且忠诚地告诉百姓。”江晓原说。
法律漏洞 监管缺位
从“芒硝大夫”胡万林、“地瓜博士”林光常、“绿豆神医”张悟本,到“健康教母”马悦凌,近年来经媒体曝光的“神医”实在不少,而隐藏在民间未被曝光的“神医”恐怕更是不计其数。
一出又一出的“神医门”,在拷问社会医疗养生科普知识普及的同时,也在拷问我国的医疗法律制度。法律该如何应对层出不穷的“神医门”?
目前,我国法律虽然对无证行医作了禁止性规定,但是对这些所谓的“神医”们如何禁止和处罚,并没有一个专门的规定。因此法律的缺陷就让这些“神医”钻了空子。
2010年被央视揭露的北京大道堂中医养生研究院院长刘逢军就曾在法律中寻找灰色地带。
那些求他治病的患者,不仅要登记个人信息,还要签上一份公告合同书,合同书中明确写明:他们不是医疗机构;他们的产品属于食品,不是药品;他卖的神奇食品“道养生宝”,一盒仅22元,处于普通民众可以承受的范围,而且吃出问题乃至人命的可能性甚微。一旦追究起责任来,即使被惩罚,力度也有限。
由“神医”萧宏慈发起的“拍打拉筋自愈法”在大陆走红之后,2010年开始风靡台湾,萧宏慈在台湾开班授课,举办高价体验营,参加电视节目。
起初萧宏慈甚为高调。然而在当年4月,台湾当地卫生部门就认定萧宏慈不具备医师资格,“拍7天治糖尿病”,“任何病拍打可自愈”等言论违法。“移民署”以违反“移民法”等规定,处罚萧宏慈5万元(新台币),限其在7天内离开。
在内地,从2009年开始,“拍打拉筋自愈法”就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地悄然兴起,3年多时间里,并未见有相关部门加以干涉。
有评论认为,除了上述种种原因之外,“神医现象”也与看病贵、看病难有关。目前国内医疗保障制度尚有待健全,这便使得一些寻医问药者走进了“神医”的诊所。
在国外,人们一旦罹患疾病或遭遇医疗问题,可以非常方便地向各种公益性的病友互助协会、患者心理辅导机构求助,因为除了专业的医学治疗,良好的心理辅导对患者也至关重要。
在这些公益性组织里,患者及家属能相互扶持和交流经验,能够有效地防止一些人走入歧途或陷入骗局。
然而,这种公益性组织在中国普遍缺失,常常让患者和家属不能及时得到帮助,只能凭经验或运气自己寻求解决之道,这便给“神医”提供了可乘之机。
文章关键词: 神医
已收藏!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顶部 “我的收藏”,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知道了